扫描关注公众号

点燃生命之火,培养幸福人|华师外校国际高中

发布时间:2022-04-24发布作者:华外国际高中点击数:0

教师简介

图片

杨嫣娴Joana 

学术副主任&ESL学科组长


英国利兹大学英语教育专业,TESOL硕士学位。二十余年工作经验,曾在华师附中工作16年,拥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任教奥班,负责尖子培训,担任少工部长及吴颖民校长外事助理;在国际上发表了研究中国学生英语技能和学习素质的论文;在伦敦多家中学执教共三年。





点燃生命之火,培养幸福人

图片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有志者,事竞成。在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上,立志教育也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古今中外取得杰出成就者,无不是在青年时期便立下志向,并且持之以恒,最终获得成功。

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身边很多青少年学生,没有目标,浑浑噩噩。他们对待学业被动、颓废,沉迷于手机、游戏;缺乏思考,没有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意识,缺乏内驱力;缺乏毅力,害怕困难,不愿意下苦功夫去追求更高的成果。据2017年华侨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生白皮书》数据显示,有高达95.7%的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与困惑。北大心理中心医生徐凯文在他的研究中也发现:30%北大新生厌学,得了“空心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他提出:“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图片


我在过去的教学生涯中曾经在英国伦敦的几间比较好的中学任教,我发现英国的教育从小学阶段就注重利用各种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放眼世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再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体验自我,挖掘潜力,立下志向。我也发现:内驱力是拉开学业优秀者和普通学生差距的原因。

 

因此,当我被邀请在每周一的升旗礼上为国际高中部的学生进行演讲时,我决定给孩子们讲讲国外一些优秀同龄人的故事: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努力。希望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视野、得到启发,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关于自我的思考、找到差距,启迪他们去寻找自己的志向。同时也希望能激发和培育他们为了目标付出行动、坚持努力的内驱力。


我演讲的题目是(《志存高远》)。我先用最近一个网络热词“天花板”来引起学生兴趣、引入主题。我指出上学期ESL学科开始给9年级和10年级增加剑桥拓展阅读训练,我们之所以要求每个学生每周必须完成3篇的阅读和练习与单词表任务,是因为想要帮助同学们养成每周阅读英语的习惯,督促不能自觉坚持的同学按时完成任务,这实际是“地板”不是“天花板”。但是有些同学把这当成是“天花板”了,除了完成了基本任务,就不会再进行更多的阅读或词汇的自我学习。“天花板”与“地板”的距离,逐渐拉开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差距。

图片

接着,我为孩子们讲了我在伦敦的中学里的几个学生的故事。第一个是中东来的11岁男孩Ameer.个子很瘦小,西装校服穿在身上很长很大,显得歪歪扭扭的样子。但是每天他来学校的时候都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每次来我的课上,他眼里总是闪烁着自信对我说:“Ms,I want to make a difference (有影响,创造不同).”第二个是13岁的英国男孩Max。因为从小看了成龙的电影,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向学校提出想上中文课。每天放学后,他自觉留在课室等我去给他上课。在第一节课上,他让我帮他在笔记本封面上用汉字写下“我要成为翻译家”。他家境很好,住在富人区的一幢别墅,爸爸开了装修公司,妈妈是大学讲师。但是,他为了攒高中毕业到中国旅行的费用,每天提早1个小时起床为附近街区派报纸。第三个故事是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高三的女生组成的课后学习班。一个是在中国超市打工的香港移民的第二代,一个是来自非洲的难民,还有一个来自英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名叫汉娜。她们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这所英国排名前十的重点高中。她们都有很清晰的理想:自己要在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他们还会自己去参加大学的开放日、选择大学。她们在放学后,都会很自觉地留下来参加额外的学习。第二年我回到中国后,收到了汉娜的邮件,她告诉我,她如愿考上了牛津大学的国际金融专业,她还说她们三个都实现了理想。

 

接着,我给学生们播放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交换阶级》的片段,片段详细介绍了参与了这次交换学校体验的6个学生的表现、变化、体验与感受,以此向学生们展示了:富人的孩子在纪律严格的顶级私立学校里努力学习,穷人的孩子在课堂上打闹嬉笑、混日子。相信这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见识和感触。特别是当片尾出现字幕:拍摄结束后,穷学生布莱克通过这次交换体验,感受到了两个学校的差距,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并发奋努力,在第二年他拿到了这间体验了一周生活的顶级贵族学校的奖学金,入读该校。

最后,我还向孩子们介绍了自己如何在35岁的时候决定提高自己的追求“天花板”,去英国留学,并展示了我为了实现在国际上发表关于对中国孩子的学习素质和英语技能不足的研究的理想,如何在写毕业论文期间克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最终实现了梦想的过程。当学生们听到我说到“实现了梦想”,一起鼓掌。结束演讲的时候,我向学生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你和前面这些人的差距是什么?”“你的天花板是什么?”“你将如何去一步步实现?”,希望孩子们能带着这些问题走出会场。

图片

好的教育不是天天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刷题,不是填鸭子。它应该是能为孩子增加探索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开启自我探索的门,带给孩子思考和力量。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说,‘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授哈佛大学风靡全球的《幸福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当你不断地探索,值得你信仰的东西就会显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只有我们能启发学生去勇敢探索自我,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并在往后的人生中去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他们才能过自我掌控的生活,感受到幸福,而不是成为迷茫的、找不到人生意义和价值感的“空心病”人。


Joana
IHP国际高中


岭南国际联合交流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6067778号